Processing夜未眠,在迴盪的迷宮中...

最近為了交大跨領域藝術團隊(transArt NCTU)年度作品「迴盪的迷宮」最後一幕耗費不少心力,為了解決問題,有好幾個晚上睡不好。

這段結尾全部只用 Processing 完成,算是不小的挑戰。距離正式演出只剩一週,終於接近完成。這個程式的特點是運用延伸桌面,畫面同時橫跨兩個螢幕,投影機畫面就是觀眾看到的,留在我筆電上的畫面就是資訊面板,當做即時控制的監控螢幕。


動態視覺呈現的內容是一大群旋轉的棒狀物(虛擬經摺書碎片),隨著實體經摺書的離開,虛擬碎片陸續出現、填補舞台空白,碎片時而紛亂、時而群聚,宛如一種生命型態,並與現場演奏的忘憂鼓即時對話。之後經摺碎片隨著三股上升力量形成柱狀螺旋(經摺樹),解離又聚合,最後如雪花般飄落,回歸舞台上的三個光點。碎片逐漸減少,最後隨著音樂消逝,回歸原點。

上述的變化除了忘憂鼓是即時收音互動外,其他參數都是透過 KORG nanoKONTROL 現場控制,包括切換段落,呃~其實是我自己想過過 VJ 的癮啦。現場即時操作有很多刺激和變化是預先程式化無法比擬的,當然操作介面就要好好規劃一下。

我把所有演出和參數控制都集中到 nanoKONTROL 上,演出過程中就不需要依賴滑鼠和鍵盤。用滑鼠的問題就是一次只能控制一個參數,但用 MIDI 控制器可以同時推好幾個滑桿、如手指舞蹈般的操控,那種駕馭感...嗯...你應該懂的。


在 Processing 實作上,我聲音處理用 minim 函式庫,MIDI 控制用 The MidiBus 函式庫。核心的群集(flocking)物理運算是改寫自 Processing 官方範例 Flocking(可以在 Examples > Topics > Simulate > Flocking 找到)。其餘繪圖、聲音處理、特效、以及操作介面就都自己搞定。

這幾天研究了一些特殊的程式寫法,都有助於實際 Processing 應用到舞台演出。
這裡面都是一堆秘技,例如 Processing 執行視窗隱藏標題、指定絕對位置、解除作業系統視窗顯示的限制等。

目前還在陸續修改細節,晚一點定稿之後再把分鏡段落的畫面、影片貼上來給大家看。

後話:原本 MIDI controller 想換用 KORG 的新版 nanoKONTROL2,但它竟然不支援 Scene 多組設定!還是乖乖用舊版 nanoKONTROL 吧,雖然沒有電動滑桿和參數記憶功能,Scene 用起來其實很雞肋,但...便宜又大碗嘛。阿通伯樂器行還有舊版的屯貨,大家趕快衝。

留言

張貼留言